—— PROUCTS LIST
—— NEWS
日前,深圳出台《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简称“促消费21条”),围绕扩大文体消费需求发布系列惠民举措。记者观察到,如今文化体育消费与都市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不仅成为彰显人们个性的新出口,也与市民幸福感息息相关。此次有关文体消费的促进措施中,对于文艺演出、文体活动的丰富性、规范性均释放出了进一步利好,获得各界肯定。
今年以来,国内文娱市场迅速回温,“演唱会热”的重燃,一度成为业内及民间的热议词。在深圳大运中心,每月都有数场高品质、大规模演唱会上演,且热门场次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售罄的情况并不鲜见。深圳作为华南地区最受艺人演唱会青睐的地区之一,除观演之外,大量周边城市乐迷留深期间的附加需求,还涵盖衣食住行游购的方方面面,对经济的拉动不可小觑,为满足市民蓬勃高涨的文化消费需求,深圳将增加文艺演出活动供给,鼓励大运中心等体育场馆承接大型演唱会,支持民营演出机构参与闲置演出场所的运营和演出策划。
随着演出热度的兴起,对于演出市场的规范秩序的呼声需求也越见走高。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将逐步加强演出市场监管,将社会关注度高、票务供需紧张的营业性演出作为重点监管对象,落实大型演出活动实名购票和入场制度,对在票务经营中发现有炒票问题或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及时约谈演出举办单位和演出票务经营单位,督促整改。同时还制定了打击“黄牛”炒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具体措施,包括:每个会员抢券数量限制,禁止储值充值;消费券订单入场码为动态码,每30秒更新;消费券订单入场码在开场前及结束后的小时内显示;消费券订单入场码增加定位功能,以场馆为中心500-1000米范围内显示;场馆结算以核销数据结算;消费券使用限制,如包场时间、票务张数等严格限制。
在深圳演艺界,如今既有专业剧场推出的精品舞台艺术剧目,也有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推出的各类沉浸式、互动式演艺。其中,“爪马戏剧”正是近年来专注于演艺新空间和沉浸式戏剧创作和探索的一家本土戏剧艺术团体,其推出的多部沉浸式互动戏剧在福田区平安金融中心、南山区鹏润达商业广场持续上演,获得了众多年轻观众的喜爱。爪马戏剧负责人王少伟和记者说:“我们的演出场地从传统剧场向市中心的商业中心转移。有关部门主管也给予了支持,让我们在非标准剧场中可以顺利开展演出,这也让我们在创作上和运营商获得了更大的活力,同时对场地方面的限制大大减小,我们大家可以根据场地特点进行创作,让我们的作品更具吸引力和创造性。”
夜间经济已成为激发深圳消费活力的重要引擎,并充分具备与文化消费联动赋能的条件可能。“促消费21条”中提出,在保证安全及合规前提下,对饭店、酒吧、娱乐场所等举办演出活动“应批尽批”。作为音乐现场、川菜馆、红酒吧融于一体的“文艺混血儿”,胡桃里会定期举办各类艺术特色演出,例如交响音乐会、诗歌、拉丁演出、潮流艺术展等多样化的艺术活动。胡桃里相关负责人林女士和记者说,其近期邀请的乐队演唱、器乐表演等演出团体或个人均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她表示:“有了政策的支持,能更好拓展艺术演出、创新激发城市活力,赋能夜间经济,打造健康夜生活标杆。”
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的《2022年度深圳市体育产业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深圳市实现体育总产出1354.02亿元,同比增长6.5%;深圳体育产业创造增加值532.60亿元,同比增长6.0%。根据2012年至2022年数据,深圳体育产业总产出稳步提升。从消费规模来看,2022年深圳市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665.0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7.70%;从消费水平看,2022年深圳市人均体育消费3765.24元,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8.41%,较上年增加273.03元。2020年至2022年,深圳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持续提升且稳居全国前列。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深圳在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征程中,顺应市民对健康生活的新需求,不断拓展‘体育+’消费内容,推动体育消费提档升级,打造更多集竞技、休闲、娱乐、健身、旅游、金融等为一体的运动场景,激发市民体育消费动力,展现全民健身多元价值。在数字化的经济蓬勃兴起并深度融入体育产业的当下,通过形式和手段的创新,为线上线育消费融合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在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同时,拉动了体育消费,促进了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深圳市民对运动健身的需求日渐增长,市政府则从“促增长、惠民生”的角度推出“组合拳”,从增量、存量、便利程度和惠民生、促消费上做文章。
2021年以来,深圳立足“都市型、智慧型、共享型”公众体育消费理念,创新构建“一网统管、一键预约”体育场馆预约平台,并接入“i深圳”政务服务平台。平台自上线片,涵盖三大球、三小球等32种运动类型场馆。已推动620所学校体育场馆上线“一键预约”平台并向社会开放。数以百万计的深圳市民通过“一键预约”进行体育消费。随着场馆信息联动、科学技术创新愈趋成熟,市民参与健身运动的成本将持续降低,在文体智慧化方面感受到更多便利。
在科技为体育健身赋能的同时,深圳还通过多项措施激发市场活力。自2022年12月8日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关于促进文体旅游消费支持行业恢复发展的五条措施》以来,深圳各项体育赛事活动有序恢复,进一步促进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碎片化运动模式开始深入市民生活,培养起了市民随时随地参与运动的健康习惯。
“今天我们通过‘一键预约’来这里打球,这个新场馆我们也是第一次来,‘一键预约’找场地很方便,还抢到了政府发放的优惠券,打完球我们用省下来的钱吃个宵夜,简直太爽了!”2022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依托“i深圳”政务APP建设“一键预约”平台,实现了市动高效订场、一键支付、报名参赛、抢票服务等功能。吴女士一行4人是通过“一键预约”,来到家门口这座落成开放不久的龙华区简上体育综合体羽毛球馆打球。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健身设施建设工作,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截至2022年底,我市建成各类体育场地数量3.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498.3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99平方米,每平方公里体育场地面积1.75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健身步道总长度2002.36公里。
近两年,我市陆续建成开放一批重大健身设施,如:已建成的86套室外智能健身器材,粤海体育休闲公园、龙华区简上体育综合体、光明青少年足球基地等;实现了健身设施智能化提升,社区健身设施100%全覆盖,已建成15分钟健身圈。依托“i深圳”打造“一键预约”平台,解决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难题。2022年,我市更荣获国家全动健身模范市荣誉。
越来越多的大小体育公园的建成完善,成为深圳市民朋友休闲娱乐的佳选。张建兴今年36岁,虽然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就会来到家附近的前海运动公园跑步健身。“其实运动很简单,穿上跑鞋走出家门,在家旁边这么美丽的运动公园里跑步,在运动器材区撸铁,这多惬意,这是怎样的生活品质?就这一点,就是我选择深圳,留在深圳拼搏的原因及动力。”
据了解,近两年,我市已建成体育公园5个,分别是前海运动公园、深云文体公园、九龙山体育公园、聚龙山生态体育公园、粤海体育休闲公园;正在建设的公园包括:笔架山体育运动公园、粤海体育休闲公园(二期)、龙湖文体公园等;正在推进规划立项工作的公园包括:蛇口山公园、翠湖文体公园、沙井街道体育公园、狮子山体育公园。根据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深圳市数据,我市现有各类足球场地1308片(十一人制276片、七人制478片、五人制554片);健身步道808个,长度2002.359公里。
近两年来,我市在大型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中不松懈。其中一部分场馆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计划新建中心场(10000座专业足球场馆)、运动员综合保障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足球公园(含10片足球场)等。目前项目第一标段已于2021年投入运营使用,第二标段正加紧建设中。
深圳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主要为现有体育场馆硬件升级改造,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体育馆并新建一座15000座综合体育馆;改造提升体育场,将原32500座扩建至42000座并改造为专业足球场;新建副馆、副场,文化设施用房、主媒体中心等配套设施和室外工程;对现游泳跳水馆及网羽中心进行局部修缮。目前正加紧建设中。
龙华区简上体育综合体:该项目是国内首个高层错层设计的垂直分布式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场馆配套游泳馆、健身房、击剑馆、舞蹈室、篮球场、羽毛球馆、网球馆以及攀岩墙等。该场馆已于2022年5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运营。
龙华区文体中心:该项目是龙华区顶级规模的体育场馆,具备承办国内外各项高水平赛事活动的条件。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馆内包括6478座的综合馆和训练馆、标准天然草足球场、标准400米跑道、恒温游泳馆、空中健身绿道,可举办高端赛事、演艺活动、商业展览等。该场馆已于2022年6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运营。
坝光体育中心:该项目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分为综合馆、练习馆和游泳馆,目前已建成,正在确定运营方案中。
金沙湾体育馆、儿童馆:该体育馆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120平方米(含下沙社区民间传统文化民俗纪念园),建筑面积4463平方米,体育馆分为多功能馆、活力馆和其他区域(含停车场)。目前已竣工验收,并委托运营公司开展下一步工作。
文化润鹏城,伴随着深圳公共文化设施的增多,慢慢的变多的文化艺术场馆成为人类开展社交、旅游打卡的聚集地。深圳,不仅有高品质的公共开放空间,还有高质量展览云集的艺术场馆,这不仅让观众能够最终靠多维度视角,感知不同艺术形式交织碰撞的无限可能,也为深圳的文旅产业注入新的生机。
从市民中心、中心书城、图书馆、音乐厅到少年宫、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以下简称“两馆”)、关山月美术馆,这些位于福田CBD中轴线上的一批文化基础设施,不仅出自师矶崎新、黑川纪章、“蓝天组”等国际知名建筑大师的手笔,而且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为鹏城文化生活带来丰盈的精神滋养。
每到节假日,这里人头攒动,人气火爆,游人如织,从音乐、阅读、亲子休闲到演出、电影、展览、设计,文化活动此起彼伏,应有尽有。各种美食餐厅、富有设计感的咖啡馆一样也不少。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不少市民都表示,福田中轴线是“有温度”的文化场域,为大家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也以艺术的表达方式激发创意的交流与创想,传递富有新意的“正能量”。
福田中轴线浓郁的人文气质,也吸引着很多外地游客选择来这里游玩。白领周小姐周末从广州过来深圳,前往“两馆”参观。“这个艺术馆的设计很概念,造型独特,建筑本身特色鲜明。再加上展出的徐悲鸿艺术大展和丁乙的当代展,内容丰富,太值得一看了!我回广州会跟朋友推荐,让他们也过来看看。”周小姐和记者说,她和朋友打算在福田中心区这边逛一天,“周围有书店、商业以及美术馆,再爬一爬莲花山,既有文艺生活,又能亲近自然,惬意又松弛。”
从车水马龙的深南大道拐入郁郁葱葱的恩平街,就进入深圳华侨城创意园。这里曾经是上世纪80年代加工公司的聚集地,如今已成为代表深圳创意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被许多人列入到“必去清单”中。
记者了解到,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自开园以来共举办了上百项公共艺术活动,活动品牌包括T街创意市集、OCT-LOFT公共艺术展、OCT-LOFT创意节、OCT-LOFT爵士音乐节、明天音乐节、“一人一世界”讲座等,在打造并沉淀出具有鲜明品牌特色的园区形象的同时,也为公共艺术的传播与城市文化的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老旧厂房焕新,以艺术文化赋能。在华侨城创意园附近,O·POWER文化艺术中心从电厂的工业遗址出发,蜕变为一个集舞台艺术、休闲商业、社区游乐于一体的复合型园区。“戏剧广场”“罐花园”及“水之塔”等户外空间,让艺术之美融入自然之中,也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亲子休闲之地。
不仅如此,华侨城创意园附近还聚集着包括何香凝美术馆、华·美术馆、OCAT深圳馆、OCAT B10馆等在内的一批艺术场馆,他们通过丰富的展览和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也给城市文艺的发展增姿添彩。
市民王女士和朋友在周四一早就来到何香凝美术馆,这里展出的海派艺术特展吸引了她们从宝安过来看展。看完展览之后,也可以去附近的咖啡馆和餐厅,跟朋友一起分享看展的心得,非常充实。
在蛇口,一座可看海的艺术场馆——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吸引着人们“打卡”。它由建筑大师槇文彦设计,山海相连,曾被《孤独星球》评为2017年度全球“十大最值得期待新开目的地”。除了面朝大海之外,这里还拥有设计互联、境山剧场以及hi艺术等多个艺术画廊。
海上世界艺术中心的建筑主体空间分别面向山、海、城市三重视野,引发文化的对话和人与人的交流。市民周女士家住南山,她很喜欢来这里度过周末时光。她和记者说,海上世界艺术中心是一个被山、海、城包围,有艺术,有音乐,有美食,吃完饭后沿着海滨栈道散步消食。“它很自然,又具有特色,而且能体现出深圳的国际化,很多外国友人也喜欢来这里。每当外地朋友问我到深圳去哪儿玩,我都推荐这里。”
让我们再把视线转到深圳北部,坐落于光明区的一座白色庭院式建筑——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半圆弧洞穴、在湖光倒影之下,像极了一只清澈明亮的眼,这里也被称为“光明之眼”。这一中心通过“光鸣艺术节”“周年艺术季”“新春艺术嘉年华”等文化品牌,推动演出展览双线发展互融共生,特色鲜明,从精彩纷呈的主题展览再到热门的音乐、舞蹈、戏剧,多元丰富的活动深受市民追捧。
“周末我们准备去看《斯法拉的下雪秀》,这是一部经典之作,互动感和体验感都是亮点”,市民张小说兴奋地和记者说,“现在去光明坐地铁很方便,深圳的轨道交通为咱们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