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界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冲击与应对
近年来,美国政界连续抛出提案要求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MFN),今年呼声再次加强,这一决策犹如投下一颗震撼弹,对中美双方和全球经济格局都将产生强烈冲击;相比于一般关税措施,最惠国待遇涉及面更广,同时也促使中国积极思考应对之策。
最惠国待遇,简称MFN,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
2024年9月,共和党议员汤姆·科顿、马尔科·卢比奥和乔什·霍利共同发起了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法案。这是2022年以来,美国政界连续第三次要求提出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今年,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也被纳入共和党的竞选纲领之中。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法律流程适用于美国国内普通法,仅需过参众两院半投票即可通过。法律流程上独立于总统竞选结果,两党均有可能实施。但是这个行为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在贸易领域,关税壁垒将大幅度提高,中美之间长期建立的贸易规模可能急剧萎缩。许多中国出口企业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等困境,部分中小企业甚至有可能面临生存危机。而美国企业也会因供应链断裂或成本攀升而受损,那些依赖中国质优价廉商品的零售商和消费的人将不得已接受物价上涨的现实。而在特朗普的发言中认为,美国最惠国关税税率为2.2%,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但是其他几个国家如中国却设置更高的关税壁垒,对于美国出口进出口贸易不公平。
但事实是,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总额里,约48%已不再享受最惠国待遇税率。取消最惠国待遇后,加上特朗普上台后所采取的降息等一系列政策,很明显的会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的贸易出口以及部分商品的进口。而对于中国,投资的人对中美经济前景的担忧会导致股市波动、汇率变化,全球资本流动也会变得紊乱。此外,国际产业链的重塑将带来非常大混乱,原本高效协作的全球分工体系被破坏,产业回迁美国可能面临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尽管这一举措会带来挑战,中国并非毫无应对之法。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深化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等,提升国内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吸引力。积极拓展与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散贸易风险,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同时,加大对国内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创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在贸易摩擦的压力下,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或许这对于部分中小微企业而言,是不小的挑战。意味着进出口贸易额会减少,成本会上升,相比于同规格商品的竞争力会下降。但是国家也会出台相关的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就像目前已经出台的相关融资贷款利率的政策,和银行有合作的东融、云闪付等平台,都在积极的推动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贷款,为他们的积极发展助力。虽然并不能将中小微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但是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缓和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喘息空间。
面对美国政界这一不合理的举措,中国有能力在冲击中寻找机遇,在应对中实现经济的稳定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同时,这也警醒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巨大,国际合作才是经济繁荣的康庄大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